陈和生是我国著名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长期致力于高能实验物理研究。他主持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和中国散裂中子源两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近日,总台《回家》栏目对陈和生院士团队进行专访,其中提到一件8年前他们“吃霸王餐”的往事。
在浩瀚的科学星空中,无数人都抬头凝望,追寻宇宙深处的奥秘,而陈和生院士却将远望目光落在脚下。
1978年4月,年轻的陈和生在德国汉堡丁肇中实验组,首次接触到正负电子对撞机。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后,陈和生回到中国科学院高能所工作,成为中国第一位博士后。
1988年,陈和生被任命为高能所所长,他提出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的方案。因为他认识到,中国高能物理不仅要研究微观世界,还要肩负起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提供大型交叉前沿研究平台的重任。
2000年7月,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同意了中国科学院提交的发展战略。陈和生带领高能物理团队,历经5年艰苦努力,圆满完成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这个工程的性能提高了100倍,保持和发展了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陈和生肩上的下一个重任,是接手国家急需的散裂中子源大装置。陈和生回忆,当时面临着多重困难。“我们的经费只有国外类似装置的1/3左右,必须要做到90%是国产化,而且队伍很年轻,压力非常大。”
12全文共 2 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