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一书中,撕掉了罩在“太岁之谜”头上的神秘面纱,太岁称之为“肉芝”:“肉芝状如肉,附于大石,头尾具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脂肪,黑者如泽漆,青者如翠羽,黄者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东晋道家葛洪在《抱朴子》一书中记载:“肉芝捣末,或化水服,令人轻身,长生不老。”
太岁一般分为两种:纤维状太岁和肉胶质太岁。纤维质太岁产于大山,无弹性,近灵芝。肉胶质太岁产于大地,有弹性,有肉质文理。民间常见的太岁,多是肉胶质太岁,生长十分缓慢,一年只生长5%。不过,它具有极强的再生能力,可以随意切割,切割后均能再生,“食一片,复一片”,“食之尽,寻复更生如故”。
由于太岁属于菌类,所以它和其它菌类一样,具有养生保健作用。《本草纲目》中也记载了太岁“久食,身轻不老,延年神仙”的养生保健作用。《神农本草经》中也有“肉灵芝,无毒,补中、益精气、增智慧,治胸中结,久服轻身不老”的记载。
所以,太岁之谜其实不是单一特征外形的东西。现代科学发现,肉灵芝是介于原生物与真菌之间的大型粘菌复合体,其结构不是由单一的细胞构成,而是由细菌、粘菌和真菌三类构成的一个聚合体。虽然在许多典籍中都记载“肉灵芝”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但实际上真菌类品种十分复杂,即使真的是“太岁”,自身可能会附着各种有害生物或有毒物质,在没有弄清楚“太岁”的物质组成前,并不建议大家轻易服用。